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心情文案 > 描写木兰花的经典诗句【优选67句】

描写木兰花的经典诗句【优选67句】

发布时间:2024-01-18 08:28:04

描写木兰花的经典诗句

1、紫房日超胭脂折,素艳风吹腻粉开。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

2、此行何去?赣江风雪弥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3、《木兰诗》是南北朝时的一首乐府民歌,这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回朝后不愿做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愿弛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写出了她的归心似箭,虽说在当时条件下女子是不能做官的,但她长期离别父母,这两句也表明了她思念之情深。

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5、诗词见其人,其人见诗词。我们一起欣赏毛主席诗词《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欣赏伟人乐观的精神,洒脱的情怀。

6、凭将箕帚扫虏胡,一派欢声动地呼。??试看她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

7、胡虏饥餐誓不辞,饮将鲜血带胭脂。??凯歌马上清吟曲,不是昭君出赛时。

8、这些诗句都是非常经典的,描绘出了木兰花清香幽雅、美丽高洁的形象,也抒发了作者对故乡、亲人以及自然之美的感悟和思念。

9、这样的恶劣天气,对于长途跋涉的红军来说,情况更加艰难紧迫。每走一步,都要用力气踩稳了,以免滑倒。雪深处,漫至腿部,一路急走,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10、一路之上,已战胜了恶劣的自然环境,胜利前行。一任挥旗舒卷扬展,向高峰登去!

11、从毛主席诗词中,领略到开国领袖的雄心壮志,浩瀚胸怀。一心为民,军民一心之鱼水情。

12、释义:世上哪有这样的臣子,能有木兰这样的气节情操,忠孝两全,千古的英名哪里能够泯灭?

13、此行何去?赣江风雪弥漫处。

14、毛主席诗词自成一体。大开大合,纵横开阖,雄厚有力。刚柔并济,潇洒自如,收迈皆随意。

15、腻如玉脂涂朱粉,光是金刀剪彩霞。从此时时春梦里,应添一树女郎花。

16、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17、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古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18、这首诗描述了古原边上的芳草,在被踏碎后变成尘土,只有香味依然如故,暗喻木兰花虽已消逝但其名声永存。

19、“命令昨颁”四个字一出笔,就道出战士纪律严明,行动神速。“十万工农”四个字道出十万大军。“下吉安”含蓄指出目的地所在。

20、这首词描述了一个女子在黄昏时分到荷塘边摘花,并沾上了花的香气,走在路上时衣袖中的香气依然弥漫。这首词中的“暗香”也成为了形容木兰花香气的代名词。

21、行军途中,至江西界面,漫天白雪,寒风凛冽。正是在这万分艰难的一路上,更显示红军战士们高昂的斗志,并且培养了乐观的精神。

22、诗人故意用四个字“此行何处?”引出下文,“赣江风雪弥漫处。”一问一答,设局巧妙,活泼生动,刻画出作者开朗洒脱的伟人气质。

23、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巾帼。

24、“过大关”三个字,描绘出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困难,打败敌人的倔强之英勇士气。红旗卷舒处,就是革命必胜的方向与决心。

25、"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6、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27、花氏巾帼解甲归门庭若市圣恩垂木窗镜下描红妆兰闺帏前舞紫薇女子不输男儿志中有苦辣笑面对豪气冲天摧贼胆杰出才干灭敌威不想边关当年事让尽功劳凯旋回须当流芳传后世眉批千古美名随《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28、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佚名《木兰诗/?木兰辞》

29、毛主席于风雪狂卷的行军途中,写下了《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这首词。

30、仅从“漫天皆白”四个字中,眼前即出现了:雪之大,之猛。路之难,之艰的行军场景,进而烘托出战士们雄壮不可抵挡的气势!

描写木兰花的经典诗句

31、释义: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32、“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远处杨柳如烟,虽是清晨,却因春意盎然不觉寒冷,这两句相互配合的很自然。“红杏”句专写杏花,以杏花的盛开衬托春意之浓。词人以拟人手法,着一“闹”字,将烂漫的大好春光描绘得活灵活现。“闹”字成就了宋祁“红杏尚书”美名,却也招来了骂声。清代以研究戏曲得名的李渔便是其中之一。他说,若红杏之在枝头,忽然加一闹字,此词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予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予谓闹字极粗俗,且听不入耳。非但不可加于此句,并当见之诗词(《窥词管见》)。主张“境界说”的王国维却为“闹”倾倒,“‘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词闹字而境界全出矣(《人间词话》)。”我想,宋祁这首词既然是席间应酬之作,“闹”字可能是押韵偶得的字眼,未必有太深的思虑。倒是后世人的争论,间接地炒作了宋祁吧。

3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唐·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4、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杜牧《题木兰庙》

35、关于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我暂时查不到有说服力的资料,宋祁“红杏尚书”之名,不会仅仅因为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我想跟宋先生人品风流也有关系。如果这首词,我们理解为宋先生的香艳故事,那么“红杏枝头春意闹”不是单独指景色,而是暗示了,宋先生与歌女们饮酒调情的欢愉场面,或者说,我们可以由此想象“红杏”句的由来了。“花间”非指景色,而是指歌女。不管怎么说,这首词遣词缠绵而不轻薄,造句华美而不浮艳,其含蓄的味道,后世文人品后,会心一笑,乃调侃宋祁为“红杏尚书”。

36、年2月,正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如果从2月1日来推算,刚好是正月初三。就是在这个月份,毛主席运用灵活战术,率领红四军进行战略大转移。他们从福建古田出发,二月初到达江西东部的广昌(在南丰县南面,汝水上游西北岸),途经连城、宁化、清流、归化等地,并且穿越闽北武夷山进入江西省向中部的吉安市挺进,开辟根据地。

37、从闽北武夷山进入江西,一路之上,全是崇山峻岭,险山恶水。狂风吹卷红旗,看起来,却格外壮观与精神。“呼啦啦——呼啦啦——”的风声、林中树上落下的雪花声、脚踩大雪的“咔擦——咔擦——”声,这些印证行军艰难的声音,在乐观的军人心中,却是一首满怀壮志的歌!

38、这首诗以月亮为背景,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在电视剧《步步惊心》中,当张西言看到木兰花时,也借用了这句诗来表达他对故乡和爱人的思念之情。

39、过片两句,意谓浮生若梦,苦多乐少,不能吝惜金钱而轻易放弃这欢乐的瞬间。此处化用“一笑倾人城”的典故,抒写词人携妓游春时的心绪。结拍两句,写词人为使这次春游得以尽兴,要为同时冶游的朋友举杯挽留夕阳,请它在花丛间多陪伴些时候。这里,词人对于美好春光的留恋之情,溢于言表,跃然纸上。

40、“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也是名句。说的是人生惆怅太多,欢愉太少,李煜有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都是感慨的话。后句,化用了李延年“一笑倾人城”的典故,意思是能得一笑何必吝啬千金呢。(这些都是有钱人的感慨,无阙这里偷笑下。)

41、毛主席词语精炼,神来之笔。即便艰苦卓绝,依然诗词之中传递着雄风豪迈,豁然大气。气势从一个字中即流传开来,从一句话中,便烘托全景!读主席诗词,犹如耳畔奔腾着江河湖海,阔步迈向雄峰逶迤!

42、释义:花木兰女扮男装去参军打仗,一去就是十二年。她在梦乡里,也会和女伴们一起对镜梳妆。

43、昨儿才下了军令,今日,十万大军便浩浩荡荡挥师吉安。军令到,立执行。这就是红军战士的威猛士气,军令如山,行军神速。而这军人的雄迈气质,来自于军民团结,更见证了军队纪律严明,行动迅速,方向明确。

44、遥向赣江望去,远处依然风雪弥漫,就是那里啊,风雪弥漫处的赣江!短短两句话,一问一答,栩栩如生,立在眼前。

45、您好!《木兰诗》中表现木兰英姿飒爽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46、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韦元甫《木兰歌》

47、《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惟闻通: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48、宋祁这首词是在宴会上写给一位歌女演唱的,后来宋祁因这首词被人称为“红杏尚书”,可能宋先生始料未及吧。

49、"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唐·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50、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

51、“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君”指歌女,这句是对那位歌女说的。“为了你,我举杯劝说斜阳:你且留步,跟我们一起共渡这美好时光吧!(这里我没有直译诗句,而是我自己的理解,用了意译。)”一种挽留夕阳,只愿时光在此刻停留的心愿呼之欲出了。

52、毛主席的一生,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大智大慧,勤学奋进。行军途中不离笔,挥毫出战策!

53、年代:唐作者:杜牧

54、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55、此词上片从游湖写起,讴歌春色,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鲜明的早春图;下片则一反上片的明艳色彩、健朗意境,言人生如梦,虚无缥缈,匆匆即逝,因而应及时行乐,反映出“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寻欢作乐思想。作者宋祁因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而名扬词坛,被世人称作红杏尚书。

56、蜀锦征袍手剪成,桃花马上请长缨。??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57、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免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58、起首一句泛写春光明媚。第二句以拟人化手法,将水波写得生动、亲切而又富于灵性。“绿杨”句写远处杨柳如烟,一片嫩绿,虽是清晨,寒气却很轻微。“红杏”句专写杏花,以杏花的盛开衬托春意之浓。词人以拟人手法,着一“闹”字,将烂漫的大好春光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59、"步步惊心"是一部非常受欢迎的电视剧,而其中所出现的木兰花也成为了观众们熟知的经典。以下是几个与木兰花有关的诗句:

60、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描写木兰花的经典诗句

61、《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62、“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写景的名句。春风多从东边来,所以古人写春风,通常都是东城春早,古人踏青也多去东郊,这个就跟写花必称“南枝”艳,“向阳花木早逢春”是一个道理。“渐”字得神,很有立体感,使人得感觉眼前得美景不仅仅是一幅平面风景画,而是一副扑面而来,绵绵不绝的动态画面。“縠皱”水的波纹,“棹”是船桨,读zhao,水的波纹是层层散开的,呼应前面的“渐”字,一副动态的早春图跃然而出,实在美妙。

63、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64、一九三零年二月

65、整个目光所及之处,飞满了大片的雪花,远远近近,全是白茫茫一片。空中是白的,脚下行走之处也到处是白的。

66、2、《题木兰庙》

67、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